新闻
微信精彩文章
微信精彩文章
2021 年 04 月 23 日
10 : 00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耀中耀华也在此生机勃勃的时节广纳新血,迎接志同道合者的加入。
或许此刻你最想知道的是——在耀中耀华当老师,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为此,我们与香港耀中、广州耀华、上海耀华临港校区以及课程与专业发展部的华籍老师聊了聊,畅谈他们是如何成为教师;为何选择了耀中耀华;他们如何理解教师的使命;耀中耀华怎样影响甚至塑造了他们;及他们期待怎样的同行加入。
且听六位耀中耀华人娓娓讲述他们走过的路、悟出的道。
周慧敏
机构特级教师,香港耀中中文科一语主任,教授中文及中文知识论,在耀中任教超过20年。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
朱燕
机构特级教师,加入耀中耀华18年,先后在上海耀中、香港耀中担任中文教师。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
林同飞
课程与专业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加入耀中耀华15年,历任香港耀中中文教师、华籍校长等职。
香港大学博士
叶蒙蒙
机构特级教师,加入耀中耀华七年,担任广州耀华中文教师、人文学科负责人、实习校长等职。
香港教育大学硕士
胡天翼
机构特级教师,加入耀中耀华七年,现任广州耀华数学教师及学科负责人。
香港教育大学硕士
周强
加入耀中耀华五年,现任上海耀华临港校区科学教师、IGCSE学术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
问:当初是如何成为教师的?为何选择了耀中耀华?
周慧敏:我是80年代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毕业后先当了两年中文老师,后来觉得媒体工作可能更刺激,就去了香港电台做编导。在电台工作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对我冲击很大,促使我重返教师岗位。
那天,我在剪辑节目,一位学校的前同事哭着告诉我,有个孩子因为被校长体罚而轻生。我听完特别心痛,当时就在想——如果我把剪节目的这些时间花在一个年轻人身上,可能不会出现那样的悲剧。那一刻我强烈意识到,教师才是能在一个人的生命里发生作用的职业。
之所以后来选择耀中,可以这样说,跟香港本地学校相比,耀中非常国际化;跟香港其他国际学校比,耀中又保留了本土特色。
作为一个中国文学系出身的人,在香港不能再找到第二间国际学校能让我这样好地发挥我的文学素养及母语知识。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开办了IB课程,但是我在耀中教中文可以达到我在本地学校的那种深度,但是又没有本地学校那种公开考试的“压迫”,这对我来说,是很理想的。
朱燕:我是2003年硕士毕业的,在南师大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些朋友,从他们口中得知,在国际学校教书会比较有趣;当时又很想来上海闯一闯,就在搜索引擎里搜上海的国际学校,只出来三所,耀中就是其中一家。
耀中最吸引我的是理念,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要被培养为学习的主导者。这里中西文化交融,而非西方文化主导。
周强:我属于对教师这个职业情有独钟那种,向往教师和学生互相点亮的状态。当初我是以硕博连读的资格考进中科院的,后来放弃了读博的机会,直接选择进入教育行业。
问:与耀中耀华的初接触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胡天翼:第一次参加机构的新教师培训印象很深。我以为就是教教我们怎么上课,介绍一下课程,怎么起承转合之类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想到培训的话题是:谁是教育者?谁在控制知识传播的过程?什么是教育全球化?教师应该是为人而教育,还是为社会而教育?教育应该是以学科为引导,还是以技能为引领?未来的教育什么样?当时被这样的格局和视野震撼到了,意识到这真是一个专业的团队,是一家有前瞻性的机构。
叶蒙蒙:面试印象很深。面试官问了我一些比较个人化的问题,比如问我跟家人是怎么相处的。可能有人觉得这类问题比较有侵略性,但是我一听到就觉得问得太好了,因为你能通过这个知道我是怎样的人,而你只有知道了我是怎样的人,才能判断我是否可以在人格上对我的学生产生影响。
问:耀中耀华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你?
林同飞:我非常幸运,在教师、校长、课程部研究员等不同岗位上工作过,这些经验都很宝贵,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价值理念受到了一些冲击。包括最开始吕博士(注:吕子德博士,耀中耀华机构首席教育总监)提到的,教学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不教。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本地学校成长起来的老师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促使我反思教师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再比如,“国际学校不一定做的是国际教育”。这个是陈校监(注:陈保琼博士,耀中耀华机构行政总裁兼校监)提出来的。这对于刚入行的我,又是一个冲击,原来国际学校和国际教育不是相等的。
还有我们跟老师讨论备课的时候会思考如何做教学计划,我们要教什么。后来我们反思到,与其去问教了什么,不如去问学生学了什么,教和学不是一码事。这在那个时候其实是一个相当先进的理念。
所以,对我而言,这十几年的经历与其说我怎样成为了一个好老师,不如说我在怎样当一个好学生,我跟我的同事不停地思考,除了这样,还有其他可能性吗?甚至一定是这样的吗?
这就是耀中耀华最可贵的地方,它不断重塑我这个人,一直提供空间,让你继续形成你自己。
周强:耀华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也重新认识了老师。以前我认为一位优秀的老师就是把自己的课上好,能够让学生考个好分数,但是进入耀华之后,我发现其实老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自己的课要上好,更要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也不可以仅仅用分数或者学术标准来评价,每个孩子都是立体的人,我们要用不同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个孩子。
问:你觉得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来耀中耀华当老师?
周慧敏:好的老师首先要是一个好人,不能分裂的,因为老师是每天都站在学生面前的,所以她必须要很本色,她是怎么样一个人,学生是完全看得见的。而怎样是一个好人呢?我觉得一个好的人应该是向内求的,而不是向外求。人格立住了,学生才会服你,尊重你。
什么样的人适合耀中耀华,我想引用论语里的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不做无端猜测,没有一定要怎么样,不会固执己见、固步自封,不会把自己看得比谁都大。
朱燕:首先要爱学生,学生要的就是教育里最本质的东西——你能教我东西,你真的关心我。当耀中耀华的好老师,还要有一种使命感,你要让学生从你的身上、你的日常教学里去感受到一个中国人或者中国文化一些好的东西。
另外,我们是一个很有活力的机构,会不断地创新,一些理念也是非常大胆前卫的,老师要领会新理念、尝试实践、反思改进,所以这里适合有活力的人。
也不要以为教师每天做的是重复的事。像我爸爸就不理解,每个假期他都看到我在备课,他觉得很奇怪,都做了十几年老师,怎么还要这样备课?我说,即使课程没有改变,但每一届学生不同,老师自己也有一些新的想法,所以教学方法和内容肯定会不同。
林同飞:耀中耀华的语境下,除了责任心、爱心等好老师的共同特质之外,还要加上“善学”。耀中耀华会一直追求卓越,这意味着它会不断改良、升级,打破自己,这时候老师能不能开放地学习不同的概念和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
此外,在耀中耀华这个体系里面做个好老师,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对学生、对人感兴趣。以前我们说教师教书,其实不完全正确,应该是教人,所以要对人的经历、感情、知识技能的发展感兴趣,而且会对这些有所思考。
叶蒙蒙: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应该要去复杂化教育这件事情。可能很多人期待要把这个工作做得越简单越好,越有效率越好,我反而觉得教育应该是一件很慢的事情,要做得很慢,看得很细,把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挖出深意来。
我在从事这个行业之前有问过别人,我应不应该当老师?朋友说,这条路,一踏上去就会一条道走到黑,回不了头的。我现在觉得这个行业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希望在尽头,灯光就在尽头,你往前走,你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你事业上的成功,而是你自身会成长为一个更有故事的人,更圆满的人。
胡天翼:我很喜欢英国的一位爵士John Hattie,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Visible Learning”,在那本书里,他把传统的教育比喻成工业化,但是他认为好的教育是一个农业的教育。
我觉得好老师就是一个园丁,他要做的是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给植物浇水、施肥,然后让它自己成长。至于长成什么样子,由不得我们控制和决定。所以,好老师要有一颗接纳的心,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你陪伴他走过其中一段路,就好像播一颗种子,也许很多年后开了花,也许不会开花,可是你仍然要秉承你的职业精神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