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媒体报导
媒体报导
2021 年 03 月 31 日
10 : 00
为什么给孩子选择双语学校?我问妈妈们这个问题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班级小、老师关注度高”,以及“个性化教育、能因材施教”。
尤其“大摇号”时代,一个班级里孩子的水平差异很大,就更需要学校和老师关注个体,给予最适合孩子当前水平的教育。
可是,等真把孩子送进双语学校,有些妈妈却犯了愁:和想象中不一样啊!虽然班级小,但也有十几、二十几个孩子,上课时一位老师不可能顾及所有人;而且老师还是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依然无法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这可怎么办呢?难不成要去给孩子寻找一对五甚至一对一的学校?可这样一来不现实,二来也失去了在集体里培养孩子社会化能力的意义呀!
最近,我在上海耀华临港校区(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沪港学校)小学部听了两节课,意外地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变魔术”般地灵活分组:
阅读英语故事时,班上只有一位老师;
做分组练习时,班上有两位老师,带着四组孩子学习;
操练新单词时,班上足足有四位甚至六位老师,带着全年级孩子学习!
老师们告诉我:这叫“合作教学+分层教学”,是耀华的特色,目的就是适应每个孩子的学习水平,给孩子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耀华1998年进入上海,2015年在浦东临港新城开办了上海耀华临港校区,历史不算长,但根基极为深厚——其姐妹校是曾楚珩女士于1932年,怀抱着“光耀中华”的理想在香港创办的耀中国际学校。
89年来,耀中已培养出无数名人校友,后来,为了把优质国际化教育带给更多的孩子,耀华随之诞生。
在这样的历史根基之上,上海耀华临港校区的师资和课程研发自然实力强劲,也难怪,对于教育领域困扰已久的“个性化教育”问题,它能给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今天的文章里,我就来回放一下上海耀华临港校区的小学课堂,给大家看看它的“合作教学+分层教学”是如何实现的。
01一节“变魔术”般的英语课
一开始,一年级B班的英语课似乎很普通。
外籍班主任Maura指挥着一群小豆丁,先是复述了上节课讲的“小红帽”故事,接着又放了一段充满创意的“新编小红帽”动画。孩子虽然只有一年级,但是英语流利,和老师交流起来毫无障碍。
“动画和昨天读的小红帽故事有什么不同吗?” 面对Maura老师的问题,孩子纷纷回答:角色不同(增加了三只熊),背景相同(都是森林),结局不同……“那么你们能把《小红帽》改成一个新的故事吗?要发挥想象力哦!” Maura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Edit(编辑修改)。
就在这时,一位男老师从教室后门走了进来,他什么也没做,而是不声不响地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我不由得有点奇怪。
孩子似乎对男老师的出现习以为常,专心致志地在Maura的引导下改编出了属于自己的《小红帽》:女孩子把主人公从小红帽改成了爱莎,男孩子则要求爱莎不要去找生病的外婆而是去找奥特曼,还把带给外婆的糕点篮子改成了一辆帅气的车……学会了Edit这个新知识以后,当然需要练习巩固。随着Maura老师一声令下,孩子熟练地分成了四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开始用同样的方法改编《小红帽》后面的两段——这时,那位男老师终于出场啦!
原来,全班统一学习新的概念时,一位外教班主任就可以完成,但当孩子要做分组练习时,另一个班的外教班主任会过来“合作教学”, 两位老师轮换关注着四个组的练习情况,每个组都有机会得到老师的全部注意力,哪个组需要帮助,老师也能尽快介入。
两位老师分别对不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每个孩子去真正理解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这就是上海耀华临港校区的“团队合作教学”模式。
等下课后,我还意犹未尽,赶紧拉住Maura老师,打算把上海耀华临港校区英语课的秘密都问个清楚。
02真正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合作”和“分层”
“课堂上你看到了两位老师带四组孩子,其实,碰到非常需要‘因材施教’的任务时,我们会把分层做得更细,比如学习新单词时,整个年级的孩子会一起分成英语水平不同的组,根据现在的年级人数,最多可以由六位老师来负责。”六位老师!Maura看到我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显然十分得意。
在不同的组中,学习材料都是根据孩子们的英语水平量身定做的。英语水平比较低的组,拿到的材料比较简单,只需要看图认单词;水平比较高的组则需要用单词填空,甚至直接在句子里应用新单词。
这样一来,那种老师只能关注到“大多数”,靠前的孩子吃不饱、靠后的孩子听不懂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但她又补充道,并不是所有的分组都是按能力水平进行的,也可以按照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团队合作需要等分组。
比如课堂前半段学习“Edit”的时候,由于全班都是第一次学习这个概念,而且用贴纸就能完成练习,老师就有意在分组中进行了搭配,让程度高的孩子能帮助程度低的孩子。
“我们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不会让一个孩子觉得自己一直在比较弱的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会监控孩子的水平变化,随时调组。” Maura说。
在上海耀华临港校区,教学的形式会根据老师风格、孩子年龄而有所不同,但“合作”和“分层”无处不在。
比如另一门特色课——主题探究课(点击查看详情→《颠覆传统课堂的跨学科主题探究课》)在每学年开始时是和英语课共同备课的,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听的五年级的“昆虫”主题课上,孩子就要学习关于昆虫的单词,还要阅读著名的伊索寓言《蚂蚁与蟋蟀》英文版并回答问题。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主题课的分层形式也和英语课不一样。外教班主任和主题课老师Niall把整个教室分为四个“工作站”(station),分别从事四种活动:科学探索、资料查询、阅读理解和中国文化。
对于英语较弱的孩子,会先跟着中教老师学单词,新单词都已经掌握的孩子,则会先去做科学探索或资料查询等活动。不管从哪个“工作站”开始,都需要把四项活动都做齐,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不过我也注意到,从一年级开始,孩子都是“全外教沉浸式学习”,那么暂时没有能力跟外教交流的孩子怎么办呢?
一问才知道,除去课堂上的细致分层,上海耀华临港校区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还有额外的支持。
入学时,每个非英语母语的学生都要参加英语评估,对于学术水平足够、但英语暂时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孩子,可以先去上专门的EAL(英语强化课程),这个课会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来制定,能在短时间里大幅度提高英语水平,一般上八周到半年,就能跟上其他同学了。对于英语特别强的孩子,上海耀华临港校区也提供了Stretch Class(拓展班),有专门的老师带着孩子做项目、读更难的书籍,“孩子们都会努力加入拓展班,以它为荣”,Niall和Maura笑着告诉我。
03“无边界”的学习共同体
聊到后来,我得知Niall和Maura是一对有爱的couple,两人都在新西兰、澳大利亚、阿布扎比等地的学校有十年以上的教育经验,现在分别在上海耀华临港校区做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主任。
来到上海耀华临港校区这几年,他们开展了不少激动人心的活动,比如“英语主题周”里邀请了童书作家来学校给孩子讲故事,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英语周的装扮日活动,让孩子们扮成自己喜欢的人物上台讲故事;还跟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小学连线,让孩子们和地球另一端的同龄人直接交流,培养“全球公民”意识。
做这么多有趣的活动,对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呢?“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的情况下学英语,” Maura道出了老师做诸多安排的意义所在,“在于营造一个学习共同体。”
没错,在和上海耀华临港校区的老师聊的时候,学习共同体这个词的出现率特别高。可以说,它是支持上海耀华临港校区个性化教育的土壤。
独一无二的合作和分层教学,把整个年级变成了一个社区,而跨年级的活动、高年级孩子和低年级孩子的互动、宿舍学习活动、家长工作坊……则把整个学校都联系起来,甚至延伸到每个孩子的家里,营造了一个无边界的学习共同体。
上海耀华临港校区从小学就可以寄宿,班主任和宿舍老师的联系十分密切,共同支持着孩子的学习。教学老师在晚间自习课的时候也会轮流值班,给住校的孩子辅导作业、回答问题,而宿舍老师也会与教学老师经常保持沟通,每个住宿生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班主任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如果宿舍老师观察到孩子在写作业时遇到困难,就会写邮件告诉我们,我们会对孩子的作业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他的能力水平,并在适当的时刻推他一把,稳步前进。对于走读生,我们则会给家长做培训,告诉他们如何观察孩子的作业情况、如何与老师联系。”
此外,学校还给孩子们购买了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家长可随时带领孩子使用。有分级的动画和书籍,有测试孩子英语阅读水平的平台,有把枯燥的背单词变成英语单词游戏冲关的网站……
我甚至看到了儿童健身操和瑜伽的英语视频,原来耀华的体育课也安排有多位外籍老师教授。孩子每天在浸润式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英语水平自然能够迅速提升。
孩子在这个“无边界”社区里,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学习,不仅能得到老师全方位的关注,获得最适合自己水平的指导,还可以参与如此丰富的活动,一定很开心。
正如Maura老师所言,“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并取得进步,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想要的终身学习者,可能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