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2024 年 03 月 19 日
13 : 48
从北京出发,往北驱车约三个小时便抵达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区之一:张家口。
两年过去,北京冬奥的印记在这里依旧随处可见:路口是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可爱景观,路边的山体上还挂着蓝色的冬奥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再远处则依稀可见著名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临港耀华宿舍部组织了面向中学生的首次滑雪冬令营活动。此次6天5夜的滑雪冬令营共有12名学生参加,分为初级和中高级营两组。白天他们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5小时的滑雪训练,晚上还参加了旱地冰壶、奥运展馆参访、手工艺术课等活动。
之后,百余名耀中耀华师生陆续抵达位于这里的云顶滑雪公园,开启滑雪营。90名学生来自香港、北京和上海的耀中耀华学校,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位于塞北的冰雪之城。
滑雪公园的最高处海拔达2100米,谈起对这里的初印象,香港耀中的Kerry同学不禁感叹,“景色很叹为观止,高耸茫茫的雪山让人有一种壮丽和宁静并存的感觉。”
冬奥两周年,又见云顶
本次滑雪营是耀中耀华首个大型跨校滑雪营,也是耀中耀华与云顶滑雪公园合作的开端。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比赛场地,云顶滑雪公园曾产生20块冬奥会金牌及8块冬残奥会金牌。北京冬奥之后,冰雪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这里也依旧是诸多国际滑雪赛事的举办地。两个月前,滑雪名将谷爱凌刚在这里夺得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冠军。
正如耀中耀华董事郑重明先生在“耀中耀华云顶运动训练基地”挂牌仪式上所言,云顶滑雪公园是中国冰雪运动的重要起点之一,而通过这次滑雪营,耀中耀华也希望将滑雪这项运动推广至整个教育网络。
卢庆阳博士是耀中耀华首席体育和健康官,也是本次滑雪营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介绍,通过本次合作,耀中耀华与云顶滑雪公园将持续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课程研发方面展开合作。滑雪以外,双方也将共同开发围棋、国际象棋等智力游戏的项目。
“到真实体验中学习”
90名滑雪营学员依照滑雪经验被分为初级营和中高级营,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双板或单板。六天时间里,他们将在雪场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完成技能入门学习到技能进阶的过渡。
卢博士曾在香港大学运动及潜能发展研究所执教二十六年,他的研究领域是户外探险。在他看来,体育或运动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技巧上的进步。“我们相信运动是更好实现人类潜能的一种途径。虽说技巧是基础,但技巧之外,运动更能提升我们的自我效能和自信。户外运动教育是一项最佳的选择,因为在户外,一个人不仅需要照顾好自己,检查好自己的装备,同时也要关注同行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那身处户外时将陷入危险。”
“Make it real!”他说道,让同学们从真实体验中去学习。除了滑雪项目,他和团队正积极探索水肺潜水、皮划艇等户外运动项目。
初级雪道上,同学们在教练手把手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滑动,克服对坡度和速度的恐惧,一点点建立起自信。而在滑雪课堂以外的时间里,他们需要应对不同于平日的生活环境,学习如何与其他同龄人分享住宿空间,如何独立安排自己的日常。
北京耀中的Mia同学在出发来滑雪营之前心里十分不安。这是她第一次滑雪,她担心自己不能适应陌生环境,也害怕跟教练或同学相处得不好。几天下来,她发觉事情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每一次滑下去,如果摔了,教练就说‘没关系,你再来一次!’我感觉非常受鼓舞,”在挂牌仪式上,Mia大方地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由于之前手臂受过伤,北京耀中的体育活动协调员Brendan Markey老师这次不能到雪道上体验一把滑雪的乐趣。不过作为随行老师,每天早上端着咖啡,在山下观察同学们训练对他而言也是非常开心的体验。“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很小,但如果有老师或者其他人能让你看到世界有多大,有多神奇,有多少机会,你就会敢放手去尝试一些很酷的事,”他笑着说道。
北京耀中另一位随行老师蒋磊这次带了自己的双板来雪场练习。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休闲学专业的他是十分资深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除了滑雪,攀岩、攀冰、潜水等运动都有所涉猎。谈到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蒋老师说,“通过这些户外运动,当你完成一个期待的目标之后,整个人的自信会立刻上来,心情也会变好,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目标,另外也可以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滑雪联通你我
在本次滑雪营中,蒋老师认识的一位新伙伴是一名尚未满18岁的“特殊”教练,他就是上海耀中的校友郑海扬。
郑海扬十分清楚地记得自己跟滑雪结缘的日子:2018年5月1日。那时他还在上海耀中就读,为了寻找一项能和朋友们交流的运动,他第一次尝试了室内模拟滑雪机,因为体验比想象中好,便继续学了下去。
2019年暑假,在教练的鼓励下,他参加了在新西兰举办的一个滑雪营,第一次体验真实的雪道。虽然摔了至今难忘的34跤,却感受到了在大自然中滑雪的畅快,从此对这项运动有了更深厚的兴趣。
郑海扬很崇拜奥地利高山滑雪运动员Marcel Hirscher,因为Hirscher永远在挑战自己的极限,“看他滑行就像看一场赌局”。不过认真思考起自己未来的滑雪之路时,郑海扬选择的方向却是成为一名专业的滑雪教练,将科学的滑雪训练体系引入中国。
“作为运动员,我如果获奖了,可能也只是推广滑雪这项运动,并不能改善它,但作为一名教练,我可以培养出更多的运动员,改善他们的训练方法,让他们拥有更长的职业生涯,因为很多运动员都是因伤病而退役,”他解释说。
为了学习如何更加科学地滑雪,2022年,他转学至奥地利,在课余时间参加专业的滑雪教练培训。去年4月,他成功考取奥地利一级滑雪教练证。
这次受卢博士之邀,郑海扬作为指导员参加滑雪营。每次他都会和两三名同学或老师上雪道,现场提供技术指导,下雪道之后,又组织大家一起观看训练视频回放,进行动作分析与评估。“这次我带了自己以前的一个学弟,还有两位老师滑雪,看见他们进步非常的快,也证明了我在奥地利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他感慨道。
无论是给学弟学妹们做分享,还是接受采访时,郑海扬经常提的一句话是“Skiing connects people” (滑雪联通你我)。如今,滑雪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滑雪,他能结识天南地北的人,也能访遍世界各地的雪场。
单纯感受滑雪的乐趣
与郑海扬不同,对参加本次滑雪营的许多同学来说,他们在雪道上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原本就读于上海耀中浦西校区的George去年转学到了香港耀中,这次,他跟原来上海耀中的同学Bruno相约一起参加了本次滑雪营,虽然第一次上雪场,“全身上下都摔了”,但能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学习滑雪的时光,想必也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北京耀中的Paula从四岁开始练习滑雪,是同学中为数不多的雪场老手,当被问及参加滑雪营是否有什么目标时,戴着滑雪镜的她酷酷地说:“就享受滑雪的乐趣吧!”
作为单板初学者,Kerry还在学习如何通过前刃后刃切换让自己滑动起来,“后刃推坡”、“落叶飘”等术语也还稍显拗口,但站在2100米的云顶之巅,她已经开始想象未来的自己在山间自如滑行。“滑雪是在风中自由地翱翔,”她憧憬地说。